十分感恩地敬拜到了支元山先生主编的《朔州下木角支氏族谱》,这是我第一次受惠支氏文化。由《后记》得知,宝谱历时八年,理事会成员11位、编委会成员18位,且有一位理事中途仙逝。无疑,这是一部心血之作,又是一部催人泪下的“生命交响曲”。
净手整衣,深情敬拜,心香三柱,书上心语:
第一,宝谱印制精美。纸张、印刷、版式、装帧,项项皆为上乘,近乎无可挑剔,美感十足。
第二,支姓渊源明晰。语言精练,层次分明,叙述连贯,用语规范。既显文人之雅,又及受众之心。
第三,祖地祠墓端正。村名有考辩,令人涨远见;当地各神庙,实为新谱道。展地域风俗,透视先祖人文环境,此为谱道创新。
第四,世系图表独创。尊古不守古,欧苏结合用;无提有吊线,彩印显主张;表文并用,表显长幼、文显生平,纲举目张。
第五,人物传录存疑。谱非正史,重在族说;谱显爱族,不以仕职论高低。学子寄族望,成才在未来,故不当列入。
第六,艺文画廊,单独列册。艺文画,乃心灵之语,境界不同,感受有异,入与不入,皆为是非。
第七,人文风俗好风光。这是宝谱特色之一,值得提倡。家族文化,根在血缘,优在环境。
第八,通篇珍贵,何止几处。很多照片,很珍贵;很多事迹,很动人;很多心血,当领悟。
感恩结束语:谢谢您,元山兄长!祝支氏更上一层楼,让我再增心语。
宛福成于2020年7月8日书于长春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